导热系数测试仪作为材料热性能检测的核心设备,其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数据质量,而科学的日常维护是延长设备寿命、降低故障风险的关键。通过规范维护流程,不仅能减少维修成本,更可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0%以上,为实验室高效运行提供保障。
一、核心部件针对性维护,筑牢设备“健康基石”
传感器与探头维护:传感器是检测精度的核心,每次实验后需用无尘布蘸取无水乙醇轻轻擦拭探头表面,去除残留样品粉末或油污,避免杂质堆积影响热传导效率。每月需检查探头线缆是否存在破损、接触不良情况,若发现线缆老化应及时更换,防止信号传输异常。
加热与制冷模块保养:定期清理加热管与制冷器表面的灰尘,可使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罐沿散热孔方向清扫,确保散热通畅。每季度需检查制冷系统制冷剂压力,若压力低于标准值(参考设备说明书),需联系专业人员补充,避免因散热不足导致模块过载损坏。
样品夹持装置维护:实验前后需检查夹持夹具的松紧度,若出现夹持松动,应微调螺丝至合适力度,防止样品移位影响检测结果。每月需在夹具活动部件涂抹少量高温润滑脂,减少机械磨损,保持操作顺畅。

二、定期校准与参数核查,保障设备“精准性能”
温度与热流校准:每半年需使用标准物质(如已知导热系数的石英玻璃、不锈钢)进行设备校准,对比实测值与标准值的偏差,若偏差超过±2%,需通过设备软件或联系厂家进行参数修正。校准记录需详细存档,便于追溯设备性能变化。
系统密封性检查:对于真空型导热系数测试仪,每月需进行真空度测试,关闭真空阀后观察真空表读数,若1小时内压降超过5kPa,需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,及时更换硅胶密封圈并涂抹真空脂,防止空气泄漏影响检测精度。
三、环境控制与操作规范,降低设备“损耗风险”
实验室环境管理:设备应放置在温度(20-25℃)、湿度(40%-60%)稳定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、水源。长期不用时,需保持设备通电(待机状态),防止内部元器件受潮或老化,同时每月开机运行30分钟,检查各模块运行状态。
规范操作流程:实验前需确认样品尺寸符合设备要求,避免因样品过大导致夹持装置损坏;实验过程中禁止频繁切换操作模式,防止电路负载波动;实验结束后,需按顺序关闭加热、制冷模块,待设备温度降至室温后再切断总电源,减少开关机对元器件的冲击。
通过以上针对性的维护措施,既能保障导热系数测试仪的检测精度,又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概率,实现使用寿命延长30%的目标。维护工作需形成常态化机制,结合设备使用频率制定月度、季度、年度维护计划,让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为材料检测工作提供稳定支持。